歷史人類學講座系列

於2002年開始,由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辦,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及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合辦,由來自人文科學各個領域的學者作公開講座。

全球化進程初期的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 (2011.5.16)

李伯重教授(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講座教授;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;國際經濟史學會執委會委員)

歷史地名變遷的社會地理背景──以明清以來的徽州歙縣為例 (2010.12.12)

王振忠教授(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)

China's Economy: Past, Present, Future (2010.5.31)

Professor Thomas G. Rawski (University of Pittsburgh)

 

Migration and Culture: The Trends and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(2010.5.25)

Tabunka-kyosei (多文化共生): Transnational Migrants and the Multiculturalism in the New Japan
Professor Shinji Yamashita (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, Tokyo University)

近代殖民帝國主義統治與傳統中國城市的轉型:台北城(2010.5.14)
徐泓教授(台灣東吳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)

越‧日‧中的素食——人類學的比較小考 (2010.5.10)
末成道男教授(日本東京大學及東洋大學榮休教授)

記得當時年紀小──再訪近世中國的性別與童年 (2010.3.26)
熊秉真教授(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)

重思皇家藝術收藏:以北宋為例 (2009.12.2)
伊沛霞教授(美國華盛頓大學)

高羅佩與物質文化研究 (2009.10.10)
陳玨教授(臺灣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暨歷史研究所教授)

日本的台灣殖民地體制設計 (2009.04.07)
吳密察教授(台灣成功大學文學院)

從歷史和比較的觀點看中國改革 (2009.03.12)
杜贊奇教授(星加坡國立大學)

晚明耶穌會、伊斯蘭教和異端民間宗教的相遇──以龍華民為例 (2008.12.15)
夏伯嘉教授(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)

「野人」、鴉片、山兵與「目瑙」──十九世紀晚期以來中緬邊界的克欽與景頗社會變遷
何翠萍教授(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)

思想與機器:中國之谷騰堡革命與中國之現代性 (2008.09.18)
Professor Christopher A Reed (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in Columbus, USA)

全球金融危機和東盟 (2008.09.16)
黃朝翰教授(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學術所長)

~

-中國的第一位佛教轉輪王──漢桓帝 (2008.03.17)
-武則天的彌勒佛王信仰 (2008.03.19)

古正美教授(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)

雲南大理文獻田野調查三十年 (2008.02.29)
張錫祿教授(雲南大理學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研究員)

西方埃及學的發展 (2007.12.28)
蒲慕州教授(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)

回首來時路──與嶺南師生話近代中國史之折變 (2007.12.27)
熊秉真教授(台灣中研院近代史所研究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