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史人類學研究生研討班 (第二十二屆)
~
日期:2011年11月12-13日
地點:廣州市南沙資訊科技園會議培訓中心
議程
2011年11月22日
水利、宗族與地域社會(8:10-12:00)
主持兼評論:羅豔春(天津師範大學)、侯娟(中山大學)
8:10-9:20
- 報告人︰袁兆輝(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)
- 題目: 明清以來呂梁山東南麓洪灌型水利社會的秩序與糾紛──以晉南七縣為中心的考察
9:20-10:30
- 報告人︰郭廣輝(西南民族大學旅遊與歷史文化學院)
- 題目︰移民、宗族與地域社會──以清代成都東山廖氏宗族為中心的討論
10:50-12:00
- 報告人︰李鎮(中山大學歷史系)
- 題目︰公私觀念下的地域社會──以明清時期洞庭湖畔的宗族與垸田為視角
西北西南歷史政治地理(13:20-15:40)
主持兼評論:邱月(香港科技大學)、唐金英(中山大學)
13:20-14:30
- 報告人︰魏超(暨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)
- 題目︰明初交趾地區政區、衛所建置研究(1407-1427)
14:30-15:40
- 報告人︰晏波(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)
- 題目︰回民力量崛起與近世西北政治地理格局演變
苗族社會的生活與觀念(16:00-18:20)
主持兼評論:黃瑜(廣西民族博物館)、盧樹鑫(中山大學)
16:00-17:10
- 報告人︰李若慧(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)
- 題目︰「以錢為飾」背後的真實:黔東南施洞地區苗族銀飾中的財富觀
17:10-18:20
- 報告人︰劉濤(雲南大學人類學系)
- 題目︰箐中苗族人的食物選擇與全球化世界
2011年11月13日
8:00-9:40 歷史人類學講座系列第68講
- 講座題目:植物與文化:人類歷史的又一種解讀
- 主講人︰楊庭碩教授
國家、市場與社區空間(10:00-12:20)
主持兼評論:吳俊傑(香港科技大學)、潘弘斐(中山大學)
10:00-11:10
- 報告人︰謝杲馥(上海大學人類學所)
- 題目︰「市」說新話:清末民初朱家角鎮地方社會結構
11:10-12:20
- 報告人︰葉錦花(中山大學歷史系)
- 題目︰國家、市場與地方社會──以明清福建晉江潯美鹽場社區為例
近代城市的政治與宗教(13:30-17:00)
主持兼評論:馬健行(香港科技大學)、陳玥(中山大學)
13:30-14:40
- 報告人︰鍾健(江西師範大學歷史系)
- 題目︰1947年中正大學「護校運動」及政府應對
14:40-15:50
- 報告人︰張明(廈門大學歷史系)
- 題目︰近代興化的基督教與日常生活(1891-1949)
15:50-17:00
- 報告人︰黃素娟(中山大學歷史系)
- 題目︰「破壞中的建設」──晚清民國間廣州的開發歷程
17:15-18:15
- 圓桌討論
- 引言人:所有報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