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遺種子計劃 - 嘆歌工作坊 (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)

Seeds for ICH-Fisherman Laments Workshop


「嘆歌」是香港水上居民傳承的歌謠,亦是生命禮儀中的基本元素。在傳統婚嫁儀式中,新娘與家人透過嘆歌互訴離情,並且唱出婚姻所帶來的社會責任與親屬 關係。在傳統喪葬儀式中,嘆唱者訴說親人離世之苦,更將喪葬儀式的場景及過程,以嘆唱的方式告訴死者。嘆歌旋律簡單,有相對固定的歌詞,但歌者可以配合現場環境,即興調整與創作。

本活動邀請到黎帶金女士作為導師,帶領一共五節工作坊,期望參加者在過程中瞭解嘆歌傳統,學習嘆唱技巧。

活動日期

  • 2022年12月2 日(星期五)
  • 2022年12月17 日(星期六)
  • 2023年1月7 日(星期六)

地點

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導覽室2(新界荃灣古屋里二號三棟屋博物館)

活動內容及流程

2022年12月2日(星期五)

  • 下午2:00 – 5:00*

2022年12月17日(星期六)

  • 上午10:00 – 下午1:00*
  • 下午1:30 – 4:30*

2023年1月7日(星期六)

  • 上午10:00 – 下午1:00*
  • 下午2:00 – 5:00*

*每節約1小時


備註:活動內容及流程或按疫情及需要作出調整。

報名及查詢

電話: 2358 8939

活動名額以先到先得形式分配

非遺種子計劃

近年香港積極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(非遺)保護工作,在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的支持下,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提出「非遺種子計劃」,目的是讓非遺項目傳承人瞭解其非遺傳統在社區之角色,及認識保護非遺的意義。本計劃同時邀請項目傳承人參與工作坊,向公眾傳授非遺知識與技藝。保育項目包括「地方傳統音樂(醮師和八音系統)」、「正一科儀傳統」、「紮作技藝」、「嘆歌」、「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」、「宗族儀式」及「大澳端午龍舟遊涌」

seedlogo